耐热钢铸造的热处理操作工艺
耐热钢铸造在冶金、建材、电力等行业应用比较广泛,如轧钢机的导卫板,回转窑的窑口护板、蓖冷机的一、二室蓖板,火力发电厂的喷煤嘴等等。
这些配件都在高温下作业,工作温度在1000~1300℃之间,它们既要承受高温氧化、腐蚀,又要在高温下承受红热物料输送的运动磨损,工况条件十分恶劣。
如果选材和产品质量稍有偏差,将会导致使用中出现早期失效现象,给用户造成损失。
因此,设计和质量高的耐热钢铸造产品,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。
清洗:
1.工件及夹具在热处理前均应清除油污、残盐、油漆等外来物
2.在真空炉中首次使用的夹具,应预先在不低于工件所要求的真空度下进行除气净化处理
装炉:
1.在热处理过程中易变形工件,应在专用夹具上进行加热
2.工件应置于有效加热区内
预热:
1.对于形状复杂或截面有急剧变化以及有效厚度较大的工件,应进行预热
2.预热的方法有:一次预热为800oC,二次预热为500~550oC和850oC,一次预热升温度速度应限制
加热:
1.有凹槽不通孔的工件、铸件和焊接件以及加工成形的不锈钢工件,一般不宜在盐浴炉中加热
2.工件加热应有足够的保温时间,可根据工件有效厚度和条件厚度(实际厚度乘以工件形状系数)参照表5-16和表5-17进行计算
冷却:
1.马氏体不锈钢耐热钢空冷时,应散放在干燥处
2.马氏体不锈钢和耐热钢淬火冷至室温后方可进行清洗、深冷处理或回火
3.工件淬火后应及时回火,时间间隔一般不宜超过4h,工件所用钢材含碳量(碳的质量分数)较低,工件形状简单,不应超过16h
4.由马氏体不锈钢和耐热钢组成的焊接组合件,焊接和其后的热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4h
清理:
1.根据工件要求和表面状况采用碱洗、水溶性清洗剂、氯溶剂喷砂,喷丸等方法进行清理
2.一般不采用酸洗的方法进行清理
校正:
1.工件采用静负荷进行矫正,一般不宜局部敲击
2.矫正后应在低于原回火温度下进行去应力退火
3.形状复杂或尺寸要求严格工件,矫正后在回火时用定形夹具结合回火进行矫正
4.奥氏体不锈钢工件、校正后在300oC以下进行去应力处理
同类文章排行
- 耐热钢合金的热加工性能
- 热处理技术改造势在必行
- 镍铬耐热合金钢(耐热钢)的金相组织
- 耐火材料和绝热材料对耐热钢合金的作用
- 耐热钢合金抗氧化性能的表示方法
- 耐热钢给耐热钢铸件用户的建议
- 耐热钢如何做到性能、价值两不误
- 镍铬耐热钢合金中的析出相
- 耐热钢相关铸造工艺讲解
- 分享耐热钢铸造的技巧